我国传统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塘沽麦克企业要求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支撑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以适应智能制造的新需求。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服务业对推动智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2024年以来,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笔者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决策部署,提出人力资源服务业支持智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智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用工需求特点及问题 当前,智能制造业对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呈现以下特点:需求总量持续增长,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和普通劳动力的需求总量都将持续增加;需求结构不断优化,兼具信息化技术和制造技能的复合化高层次人才需求最为迫切;用工方式更为灵活多样,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智能制造企业采取外包派遣等多种灵活用工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智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用工问题主要有:智能制造人才短缺、技能匹配度不高,具备“数字技术+生产制造”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稀缺;智能制造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中西部地区的智能制造人才供给相对较少,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存在挑战;普工招工难留人难问题依然存在;相关智能制造技术的培训成本等因素带来用工成本的攀升;新型用工模式面临诸多风险挑战,灵活用工面临着法律法规、劳动关系、薪酬服务管理、税务社保、人才流失等方面风险。 面对以上风险挑战,智能制造企业需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才结构,完善培养体系及创新用工模式,实现降本增效与风险管控。 智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业需求 人力资源服务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助力智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精准匹配供需满足智能制造业多元化人才需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够聚焦智能制造企业人才需求,专项收集智能制造人才供求信息,准确识别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人力资源招聘方案,确保企业能够获取到具备智能制造相关技能和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提升人才素质技能促进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源服务业能够积极探索与智能制造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模式,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持续的职业发展和技能提升机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助力员工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提高用工灵活性实现高效配置动态调整。人力资源服务业能够通过灵活用工、共享用工、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等服务模式,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动态调整,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和招聘成本。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人力资源服务业能够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职业发展、人事激励、组织变革、人员流动、员工关系和薪酬福利等全方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帮助企业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减轻用工管理成本负担、降低用工的法律法规风险。 提供海外人力资源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能够打造出海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出海智能制造企业提供全球雇佣管理服务、出海企业管理与人员培训及其他出海服务。 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支持智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施策,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对智能制造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助力智能制造业高层次人才引育。鼓励发展、积极引进高端猎头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加强与国内外各类专业社会组织、高校、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多渠道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采取灵活多样的引才模式,通过市场化聘任、兼职合作、项目制引才等灵活多样的引才机制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人才评价方式,完善智能制造业人才“引育用留”全流程服务体系。 加强智能制造业招聘用工保障。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智能制造企业、产业园区常态化对接机制,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设专业化的用工保障服务团队,直达重点产业一线,开展“一对一”精准化对接服务。建立重点企业用工监测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岗位信息和求职者的双向精准推送,常态化开展企业用工动态监测分析。组织开展智能制造业专场招聘会、校园招聘、直播带岗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招聘活动。健全东西部人力资源服务协作机制,组织开展跨区域智能制造专场招聘活动。 搭建智能制造业灵工平台与零工市场。推进智能制造业灵活用工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人才匹配与招聘、合同管理、工时记录、薪酬支付、保险福利、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支持。推进智能制造专业零工市场建设,在用工分散地区结合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就业驿站等设立零工服务站点,实现零工服务体系全覆盖。加强线上零工市场建设,搭建线上供求匹配平台,集中发布岗位招聘信息。 促进智能制造业人才素质提升。推进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产教融合,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实训资源,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分级分类组建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建立多元共育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有序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等项目。 提供智能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定制化服务。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度参与智能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通过提供薪酬福利、绩效管理等专业服务。利用大数据和各类数据工具,深度挖掘分析各类信息,定制开发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查询系统、人才测评系统、职业指导系统、远程面试系统,为智能制造业提供定制化、智能化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建立智能制造产业人才、用工、产业链以及第三方服务等专业数据库,研制具有公信力的产业发展报告。 提供智能制造业出海人力资源服务。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智能制造企业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海外项目,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国际人才引进、国际招商合作、国际项目对接、国际劳务输出、国际人才培训、国际政策法规咨询、海外用工流程规范等全流程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 建立智能制造专业人力资源市场和产业园。搭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用工企业、劳动者的三方平台,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综合解决方案。大力发展线上人力资源市场和产业园数字化服务功能平台,促进智能制造人才信息与产业信息畅通共享。组织智能制造产业人才交流活动,搭建起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之间的沟通桥梁。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