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促就业,天津市劳务派遣匠心树品牌。2024年11月21日至22日,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此次大会集中展示全国各地开展劳务协作、培育劳务品牌的经验做法,上海人社部门组团参会,展现近年来持续推进“乐业上海优+”行动,不断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推动劳务品牌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上海遴选了浦东“怒放浦江”建筑工匠、长宁绣娘等5个品牌入驻上海特装馆,崇明海洋装备工、南翔小笼中式面点师分别入驻数智制造和美食主题馆,展示规模位居各省前列。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沪滇两地人社部门充分发挥劳务协作穿针引线作用,织密协作网络、稳岗稳就业的决心和努力。 沪滇两地着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高质量充分就业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供需精准对接,打造了一批就业容量大、市场前景好的劳务品牌,让更多有志青年勇敢走出大山,靠勤劳双手实现“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的逆袭人生。 为产业工人纾困解难促进稳岗增收 2024年国庆节前夕,上海建工集团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劳务基地、上海沪遵建筑劳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沪遵集团)工会联合浦东新区人社局就促中心、怒江州驻浦东新区劳务工作站组成慰问组,前往上海建工集团在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建设者小镇等工程项目现场,走访慰问来自云南怒江的就业人员。 “您每天的工作时长是多久”“在这边的生活有无不便”“在技能的提升上还有什么需求”……节日关怀传递到一线劳动者心中,让更多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感受到“在哪里都是家、在哪里都会被牵挂”的温暖。 来自怒江州福贡县的仕友普对上海“亲人”的关心感触颇深。2024年的大年初四,他与乡亲们戴着印有“沪滇劳务协作”的红帽子,推着行李走出浦东机场到达口,迎面而来的是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兄弟姐妹们,新年快乐!欢迎你们来到上海!” 上海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早早等候着,为2024年首批“点对点”返岗复工的云南籍城市建设者送上春节祝福和新春礼包,并送他们坐上直接驶往企业的大巴。据介绍,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春节前后劳动者集中返岗务工和企业用工保障等工作,人社部门提前排摸劳动者返岗时间、企业具体岗位需求等。 “这些劳动者到企业后,我们还将更加精准地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进一步提升就业能力,促进稳岗增收。同时,我们也将帮助劳动者能够更加高效、便捷享受法律咨询等各项服务,确保广大劳动者就业在上海、合法权益有保障。”上海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佳瑛表示。 从“家门口”一路送到“厂门口”的贴心服务,为来沪打拼的云南务工人员纾解了实际困难。“以前来上海要坐火车或长途客车,现在轻松多了!”仕友普的脸上露出了纯朴舒心的笑容。“到了上海就不用操心了,每个月都会按时发工资,只要好好干就行!” 仕友普今年才40岁出头,以前在老家只能靠打零工和务农维持生计,现在已经是一位“怒放浦江”建筑工匠,命运的改变始于2023年7月。在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的指导下,“上石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怒江州)培育基地”挂牌成立,仕友普报名参加了首批怒江州专技队队长培训班。“干货满满”的培训让他开阔视野、提升素能,收获颇丰。课业结束后,他马不停蹄返回老家,现身说法开展宣传动员。 在福贡县人社局的支持下,仕友普于8月底带着4名专技队队员抵沪,在临港新片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试点项目——耘艾路道路建设工程上以工代训。其间,他通过考核取得了钢筋工中级技能等级证书,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专技队队长。“不仅学习了专业技能,还成了专技队队长,做梦都想不到!”仕友普说。 完成以工代训后,仕友普于2024年1月入职了沪遵集团。“上海就业环境好,工资待遇高。”仕友普透露,从参加以工代训到春节返乡过年,他在短短5个月时间内挣了5万余元。这次节后返岗,跟着他一起来上海的老乡增加到16名。据悉,在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森兰岛项目指挥部参加综合素质培训后,他们会在对应项目上就业,实现劳动致富的奋斗梦。 围绕高水平就业打造特色劳务品牌 “怒放浦江”建筑工匠极大推动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劳动力进入建筑产业工人大军,上海建工集团云南籍建筑工人总在册人数达3500多人;“海洋装备工”致力于吸纳更多技能人才投身海装行业,将优质的海洋装备和服务推向全球市场;“长宁绣娘”则通过上海设计研发结合云南基础生产,在云南带动了14个绣娘合作社1566名绣娘灵活就业,年创收超2000万元……这些劳务品牌的发展势头和影响力逐步显现,激发了就业增收“新活力”。劳务品牌在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帮助来沪务工人员在大城市立足,实现人生价值。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期望通过打造特色品牌,架起产业工人“成长阶梯”,推进沪滇两地劳务协作向纵深发展。 以“彩云之蓝”消防员为例,杨浦区消防救援支队将对口招录工作列为党委年度重点工程,每年初与杨浦区、丽江市人社局召开三方联席会议,固化招录机制,细化前置工作分工,明晰招录工作计划。结合政府专职消防员职业发展特点和岗位需求,杨浦支队制定了科学系统的入职培训方案,并选派专职教官全程负责技能、体能带教工作,为新入职的云南籍消防员走好职业发展第一步奠定坚实基础。据杨浦支队淞沪消防救援站指导员梁瑞杰介绍,在春运会、大练兵的赛场上,云南籍政府专职消防员刻苦训练、冲锋在前,多人取得个人项目第一名,连续两年取得杨浦支队政府专职队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4年前,彝族小伙肖继锋从丽江市宁蒗县来到上海;2024年,他获评了支队“优秀青年”,在这片奋斗的热土上站稳了脚跟。“之前在宁蒗工作形势不太好,现在收入稳定。支队对我们云南来的消防员非常照顾,彝族年和火把节期间还可以申请假期,回老家探亲。”杨浦支队为已婚、在上海有生活基础的队员提供申请保障公寓房的资格待遇,全面提升了招录消防员的职业综合保障水平。肖继锋有着明确的规划,“目前孩子不足半岁,再过两年争取申请公租房,把妻儿接来上海团聚”。2024年5月,肖继锋与支队续签了合同,将继续在支队淞沪站服务6年。前不久,他参加了综合定位系统操作训练。“消防员将之视为守护生命安全的‘智能助手’,大大提升了救援效率和安全性。”肖继锋说,“职业技能培训要‘活到老、学到老’。” (责任编辑:) |